企联动态
【会员动态】长青集团|守得住初心,扛得住变化(下)
“两大巨头”携手共赢的秘诀
在多数公司的运营过程中,股东权益纠纷几乎很难避免,对于创始人或合伙人来说,彼此既可能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,也可能是定时炸弹,一场突如其来的股权纠纷,往往可以轻易毁掉一个势头正盛的企业。
据了解,在何麦创业之初,也曾经“约法三章”,针对公司的管理和彼此的合作定出一些原则,虽都是不成文的约定,但这些年来,大家也都自觉严格遵守,这样的默契几十年来未曾打破。
而多年来,长青的“两大巨头”,其股权占比也是一直对等,直到上市以后,才在券商的建议下被稍微打破,以更好地适应上市企业的运营决策模式。
“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呢?如果出现经营上的重大分歧怎么办?”
“这么多年来,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肯定会有,但重大分歧很少。我们的目标一致,都是为了公司发展好,无论最终是谁说服谁,或者谁做出妥协,只要决策定下来我们一定会支持对方。”
“哪怕最终发现当时的决策是错误的?”
“是,我们彼此不会抱怨,抱怨会产生不信任。事实上,我们这些年已经交过不少学费了,但是无所谓,哪个公司的发展不需要交学费呢?如果真的有不同意见的情况,不是还有董事长做主吗!哈哈哈哈……”
说起这些,麦总的态度与刚才开玩笑的时候一样自然熨帖,一如他身上花色不同的衬衣领带和西装,不管黑的白的花的,都合他的气质。
“你们这么多年有没有红过脸、吵过架、拍过桌子?”
“好像真的没有吧。”
所以,如果有缘分一说,这肯定就他们是前世修来的缘分和福分了吧!在35年的前行过程中,麦正辉和他的搭档坚守着彼此最初的信念和原则。
所以多年后,何启强董事长才能在多个场合说出那句掷地有声的话:“我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之一,就是在公司两个大股东长期处于对等股比的状态下,高层没有出现大的纷争,公司能稳定运行至今!”
不懂魔术的企业家不是好的司机
哪怕被笔者一再追问,麦总依然拒绝把自己定位成生意人、创始人、企业家……
在长青这个舞台上,他一边担当着这样的角色,一边尝试着让自己抽离其中,以更加客观谨慎的态度审视自己的决策、思考和行动,在发展速度和风险控制之间寻找平衡点,摸索着一条既稳健又适合长青特色的路。
如果没有近距离接触,外人怎么看麦正辉,他都是一个优秀而传统的理工男,勤奋、爱研究、醉心工作、少言寡语。
实际上,熟悉他的人,或者能够追随他一同工作的同事,定会别有一番感受:关于他的自信、幽默和乐观。
追随他多年征战国际业务的外销业务员,则解开了一个存在笔者心中多年的谜团:麦总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似乎从来不需要为自己不懂的东西去担心。
就好像他从事外销业务二十多年,至今拼不出几个完整的单词,可是他仍然可以很放松地单独开车接送外国客户,也可以利用简单的几句口语,加上body language,便能够跟客人们愉快地交流;
而在谈判桌上,他甚至在译员未曾完整翻译客户原话的情况下,便已能够根据对方的语言、手势和表情推断出对方的意思,从而加快谈判节奏。
语言对他来讲从来就不是障碍,天性乐观的他也喜欢带动气氛,甚至时不时表演一两个魔术,自然而然地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。
在他身上,笔者看到多年来吸引外销客户与长青合作的最重要原因之一:举重若轻的领袖魅力!
除此以外,守时、注重细节、热爱思考、为了工作可以马不停蹄,在国外亲力亲为地给女业务员们当司机开长途车等等,这些几乎是每一个追随他多年的业务员在谈及他时都会描绘到的:一个和蔼、勤奋、没有架子的绅士形象。
“麦生是怎样的人?还要问吗?我30年前认识他的时候他是怎么样的,现在就是怎么样,他变得有钱、权力也大了,可是性格、行事作风一点都没变!”一名认识他三十余年的老长青人如是说。
是呀,正如那个在笔者面前一边讲述那些陈年旧事,一边乐不可支,不停哈哈大笑的麦正辉。在他讲述这些故事的过程中,他的眼睛闪着光,温暖、澄澈、明亮,甚至带着点孩子般的纯洁。在浮躁的世界里面,他是一面独特的旗帜。
【结语】
有人说过,时间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常常展现出苛刻甚至吝啬的一面——因为做成功一件事并不容易,很多人会在与时间的讨价还价中丧失了信心。
而在麦正辉这里,时间仿佛显得温和又慷慨,这是他用他健康而稳定的心态赢得的。三十五年来走到今天的工作动力,是他对这份事业的喜欢,喜欢因而专注,专注但不沉迷、坚持但不守旧。
具备了这样的特质,才能在三十多年来经历各种变化、诱惑、考验后,依然清醒地让长青走在健康的发展轨道上。